縫紉機緊固件標準及其相關周邊配套 全行業統一
據零件企業反映,在縫紉機緊固件的配套生產中,整機企業方面帶來的問題很多,比如材料的選用和硬度值的標注五花八門,有的企業低碳鋼滲碳淬火回火的標HRC值,而有的只需淬火回火的中碳鋼卻標注了HV值。在產品的技術要求方面,比如帶彈簧墊片和平墊的組合螺釘所標硬度值為HV400,而國標中這類組合螺釘是無硬度值的——因為經過滲碳淬火回火后,彈簧墊片就會退火無彈性。
由于整機企業的相關數據多來源于測繪,誤差多的同時也導致緊固件的規格種類多。比如一個頭部外徑為7毫米的復合槽螺釘,外徑就有6.7毫米、6.8毫米、6.9毫米、7毫米、7.3毫米五檔。在檢驗方面,各企業的檢測量具不統一,螺紋規的標準也不統一,有的企業采用6g級,有的企業采用6h級,甚至有的企業兩種都采用,造成縫紉機緊固件生產企業生產的同一批號產品兩次交貨時出現兩種不同的檢驗結果。這些方面,都需要在全行業形成一個較為統一的標準。
掌控縫紉機緊固件科學設計
緊固件雖小,但對縫紉機的性能影響大,尤其是安裝于縫紉機運動部件的緊固件若存在缺陷,則不僅影響縫紉機功能的發揮,更直接影響產品性能與質量。通?p紉機緊固件是由縫紉機整機生產企業的產品開發人員設計,其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縫紉機緊固件的設計圖紙的優劣,進而影響縫紉機緊固件品質的好壞。
一個專業的縫紉機緊固件設計人員,應該諳熟緊固件的材質、熱處理、螺紋與頭部尺寸及槽口深寬度的相互關系等方面的要求,能根據所需選用不同的材質和工藝、設計合理的產品尺寸等。目前的情況是,整機企業的產品開發人員對縫紉機緊固件的材質、工藝、制造等的了解并不透徹,尤其是在選擇緊固件材質方面,對不同材質的特性認識不夠到位。
即使這些設計人員對常見的縫紉機緊固件材質、熱處理、制造等方面的情況有所了解,但在產品的尺寸設計方面也還存在諸多問題。當前,有不少縫紉機整機生產企業的緊固件設計圖紙上的尺寸源自實物測繪后的重新設計。一些整機生產企業開發新品時的設計理念較亂,尤其體現在仿制的機種上,往往照搬尺寸、結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測量實物時,由于樣機上的部件尺寸存在制造誤差,導致測量的尺寸也隨之出現差異,整個操作過程不科學、不規范,就會直接反映到緊固件的設計圖紙上。
由于各大整機企業自成體系,并且同一企業不同品種的緊固件也有獨立體系,造成同一規格型號的緊固件在不同的企業及機種上有不同的產品圖紙反映,而這些不同的產品圖紙的技術參數往往只有細微差別,多是幾毫米的差別。如此一來,不僅造成整機和緊固件生產企業在設計、采購、生產、制造過程管理、庫存等方面的極大浪費和損失,而且緊固件外形尺寸的測繪誤差也會導致按照整機企業設計的產品圖紙生產的縫紉機緊固件不能使用、緊固件生產企業按照國標或者行標生產的產品不能獲得整機企業的品管部門驗收通過的情況出現。因此,縫紉機緊固件的設計人員應該熟練掌握緊固件的相關知識,從設計上認識到每個緊固件做什么用、標準尺寸如何……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來設計縫紉機緊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