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競爭主要表現
首先是產品價格競爭。是指失去理性的產品銷售價格競爭,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企業間的仇視和痛恨,進而在行業內發生了一系列的企業關系危機和恐慌。祭出產品價格大旗的目的是擴大市場份額。于是,"市場不相信眼淚"便成了一些企業的經營信條,不擇手段的利用產品價格武器,造成整個行業市場秩序混亂。其次是企業地位的競爭。是指在某一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誰是龍頭老大的競爭。這都是有資格參與競爭的大型企業的競爭手段。地位競爭的后果,不是增強了企業的信譽和實力,而是被對方暴露了企業的短板,對雙方都極為不利,最終兩敗俱傷。中小企業只能圍觀看熱鬧,有些甚至在投標時發生很不道德的"圍標"事件,使守規企業陷入困境。第三是企業品牌的競爭。是指企業業績、榮譽、知名度、美譽度甚至企業規模的競爭。這些競爭對提升企業形象極為有利,但不合實際的夸大宣傳,往往會成為競爭對手伺機攻擊的切入點,甚至會引起用戶對企業資質的懷疑,對企業聲譽極具破壞性。還有其他方面的競爭,例如技術創新、企業文化、企業規模等方面,這是企業綜合實力的表現,即使有競爭,對手也很難撼動。
以上幾方面的競爭,企業家們有不同的解讀。但不論大小企業,所表現出來的角色和發出來的怨氣,都把自己說成是競爭的受害者,還沒有看到誰認真反省過自己。其中有些企業,在會議上聲嘶力竭地痛斥低價傾銷和假冒偽劣,而會后的所為則是另一副樣子。于是,有良知的企業家感慨道:"我們不是做不好,而是不能做好,做好就虧"!
對于如何變競爭為競合,這些年來引起業內高度關注。"整合"之聲不絕于耳,但都沒有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可見這個問題并不是那么容易解決的。尤其是人們習慣于把競爭說成是"與狼共舞"的年代,若彼此狼性發作,則更不可收拾。有遠見的企業家從不為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誘惑,而是站在新的高度上,跳出惡性競爭的圈子,謀劃企業的發展戰略!
企業整合是未來之路
競爭與競合都是為了生存,只不過生存的方式不同罷了。與其在頭破血流的競爭中艱難地度日,不如在風和日麗的競合中和諧地生存。特別是在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下,企業要想生存下去,只有努力尋求競合,而避免殘酷的競爭,才能抱團過冬!
至于如何競合,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蔣錫培先生指出:"加大與行業同仁交流互動力度,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加速推進行業整合、兼并,共同促進行業健康穩步發展"。這是站在全行業的立場上提出的一個指導性的原則,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各方付出巨大的努力。蔣錫培先生提出的解決措施有三條:一是政府部門監管到位,二是同行業加大交流力度,三是企業加大原輔材料采購質量控制力度,提升產品質量。這些都是很中肯的建議。其中第一和第二是企業外部的因素。
要實現整合、兼并以便達到競合之目的,主要受兩個方面的制約,一是政府部門的干預,二是企業之間的信任!